新闻中心

山西建投三建集团新建寨沟回迁安置房项目打造智慧安居新标杆

 

  在太原市万柏林区持续推进的城市更新行动中,一项承载着民生期盼的重点工程正加速推进——山西建投三建集团新建寨沟回迁安置房城中村改造项目。项目启动以来,始终围绕“保质量、抢进度、惠民生”目标稳步推进,致力于实现当地居民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根本转变。

  项目位于万柏林区神堂沟街道寨沟社区,地处大井峪路以西、西峪路以东、长兴南街以南、吴家堡北街以北,规划建设内容有5栋24–26层商住楼、1栋换热站及生活泵房、2栋门卫室及配套2层地下车库。为全方面提升居住品质,项目还引入智慧社区管理平台,集成人脸识别门禁、智能安防监控与能耗监测系统,全力打造“宜居、智慧、安全”的现代化社区。

  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地质条件复杂与工期紧张的双重压力。从地质条件看,项目地处太原西外环高速与西峪煤矿之间的特殊区域,西北侧存在一处高15米的自然土坡,其稳定性必然的联系到工程安全;同时,地下车库区域广泛分布粉质黏土与软弱夹层,易引发地基沉降,施工难度大。为此,项目团队经多轮勘察与方案论证,最终采用分级支护与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实时监控边坡稳定性,有效防范滑坡风险;在地基处理上,运用挤密桩技术做加固,确保地基承载力符合规定标准。此外,项目还同步实施噪声隔离措施,通过设置隔音屏障与科学安排施工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实现工程建设与社区和谐共处。

  面对紧张的工期,项目团队采用“分区作战+动态流水”的施工组织模式,将工程划分为多个施工区块同步推进,有效应对土方开挖、桩基施工与整体的结构等多专业交叉作业带来的协调难题。同时,推行“整体的结构与二次结构穿插施工”方法,在整体的结构尚未完全结束时即启动二次结构施工,大幅压缩整体工期,并明显降低机械租赁成本,实现效率与成本的双重优化,为项目按期交付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必然的联系群众居住安全的民生工程,项目始终将工程质量置于首位,构建起严格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项目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与工序交接验收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实现质量管控无死角。在具体指标上,整体的结构垂直度偏差严控在±3毫米以内,砌体砂浆饱满度不低于90%,明显高于行业常规标准。针对防水等关键工序,全程留存影像资料,实现质量上的问题可追溯、可整改,确保施工全套工艺流程透明、结果可靠。

  项目还建立了全周期风险防控机制,对基坑支护、边坡治理等高危环节实施24小时值班与领导带班检查制度,做到安全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结合太原地区气候特点,项目提前完善汛期应急预案,储备充足防汛物资,并定期组织演练,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在技术应用方面,积极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前模拟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优化管线布设与钢筋下料方案,有实际效果的减少返工与材料浪费,以“技术+管理”双轮驱动,为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项目的建成,将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成为推动民生改善与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民生保障方面,项目将解决寨沟社区600余户居民的回迁安置问题,人均居住面积从原先不足20平方米提升至35平方米以上,实现居住条件的跨越式改善。同时,将同步拆除城中村内的私搭乱建,消除因违建导致的消防隐患,营造安全、整洁的人居环境。

  在区域发展层面,项目将带动周边商业与服务配套全面升级,规划引入社区便利店、医疗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等便民设施,满足居民“一站式”生活需求。项目在建设与后续运营过程中还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优先吸纳本地居民,助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作为万柏林区重点改造项目,其实施有助于推动土地集约利用与结构优化,为太原“南移西进”城市发展的策略注入新动力,加速西南片区城市化进程,促进万柏林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

  下一步,山西建投三建集团将持续深化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以新建寨沟回迁安置房城中村改造项目为标杆,推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更多项目中复制推广;通过优质项目建设逐渐完备城市基础设施、补齐功能短板,助力城市功能与品质持续迭代;同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居住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民生设施完善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将项目建设成果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