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房建首选品牌发布!东方雨虹科顺北新防水卓宝三棵树雨中情远大洪雨大禹亚士宏源凯伦九阳等防水材料供应商入选
3月19日,以“新生·重构”为主题的2025中国房地产TOP500测评成果发布会暨房地产发展高峰论坛在京盛大启幕。《2025房建供应链企业总实力TOP500-首选供应商服务商测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同期正式发布。
报告对房建工程市场服务能力的客观分析,成为不动产开发企业、施工建筑设计企业掌握产业高质量发展及重点领域工程配套产业品牌分布的窗口;也成为工程采购招投标及战略合作的重要参考之一。
本次测评,测评主体中房优采平台更关注房地产总实力“新TOP500”的品牌格局重塑,聚焦专项研究覆盖住宅、长租、城市更新、产城、医建、商业六大领域供应链应用品牌偏好研究,客观评价专项领域服务力,历经7个环节,以供应链企业申报数据、cric数据库、用户合作抽样调研、公共招投标服务平台市场项目等信息数据为基础,覆盖经营数据、工程业绩、供应水平、绿色产品、用户评价、专利技术、品牌影响、风险管理八大指标,辅以专家赋分、线下评审,得出样本首选率,构建低风险、强韧性的高品质供应链。
在防水材料方面,东方雨虹,科顺、北新防水,卓宝、三棵树防水(含大禹九鼎)、雨中情、远大洪雨、大禹、亚士、宏源、凯伦、九阳依次位列“防水材料类TOP10”。
在防水材料方面,《报告》还揭晓了战略合作高增长品牌、光伏屋面防水系统两大子分类榜单。北新防水、三棵树防水(含大禹九鼎)、远大洪雨位列战略合作高增长品牌子分类榜单前三名;东方雨虹、凯伦、科顺、北新、三棵树防水(含大禹九鼎)位列光伏屋面防水系统子分类榜单前五名。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建筑防水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节点。在这一年,建筑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下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放缓、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产能过剩以及企业间竞争加剧等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建筑防水材料总产量约为25.3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6.8%。其中,防水卷材占比最大,为69.03%,防水涂料次之,占比27.55%。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建筑防水行业仍积极寻求突破,推动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防水与密封材料被工信部列入《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版)》,并需符合《绿色产品评价 防水与密封材料》GB/T 35609的要求。行业通过建设绿色工厂,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发展。例如,东方雨虹和北新防水等企业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积极开展绿色工厂建设并顺利通过省级评审。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建筑防水企业热情参加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如抽水蓄能电站和光伏电站建设。部分企业的新能源子公司已开始运营,专注于光伏屋面防水系统与产品的开发,并提供光伏电站项目开发、融资、运维等服务。例如,东方雨虹旗下虹昇新能源与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虹顶”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屋面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凯伦股份开发的融合@钢塑复合板体系填补了屋面系统解决方案的空白,并开辟了光伏配套产品赛道,为工商业光伏屋顶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在政策层面,住建部部长倪虹强调,渗漏是“好房子”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测评周期内,各地纷纷出台防水工程质量管理文件。例如,上海市住建委制定了《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办法》,加强住宅防水工程质量的分户验收;安徽省合肥市要求加强建筑外墙防水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控;浙江省杭州市则将渗漏问题纳入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承保范围。
在标准建设方面,2024年建筑防水行业取得了显著进展。《建筑与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落地实施一年多,相关规范的修订工作已接近尾声。国标图集《建筑防水》完成审查,预计2025年一季度发布。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完善为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应对市场变化,建筑防水行业积极开拓新赛道,寻求新机遇。部分企业通过独资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成立新公司,拓展修缮、家装、砂粉、减震等市场。跨界进入防水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在加大投入,新建生产基地,引进生产线,加码防水业务。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部分企业与城司联合成立公司,拓宽销售经营渠道,部分企业与装修公司合作,布局家装业务;还有企业通过OEM模式提质增效,或寻找海外合作伙伴,拓展国际市场。
在企业表现方面,东方雨虹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东方雨虹充分的发挥专业优势,加速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推动低碳技术与环保产品研制。其HDPE卷材及防排蓄水系统为“水弹性城市”和绿色建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科顺股份新增战略客户130余家,与多家国资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高分子防水材料销售突破6.7亿。北新防水在轨道交通、房建、市政等领域中标多个重点项目,连续多年入围多家央企和地方国企的集采名单。
财政部:1-8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9263亿元,同比下降4.7%
在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3012亿元,同比下降15.3%;房产税3307亿元,同比增长11.5%;城镇土地使用税1704亿元,同比增长6.3%;土地增值税2967亿元,同比下降18.3%。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2025年8月份商品房销售价格变更情况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7月份CPI和PPI数据
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决定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6月份CPI和PPI数据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央习主持会议
《指南》适用于昆明市新建住宅项目,既有住宅改建,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
取消“本市缴存”限制,合乎条件的异地缴存职工也可申请办理商转公贷款业务。
灵活就业人员办理缴存业务还可享受低息贷款、减免个税、提高个人金融信贷资质等多方面优惠。
据CRIC监测数据,30个重点城市9月平均开盘去化率为39%,环比微降3pcts,同比上升10pcts。9月市场热度高位持稳。
随着我国城镇化迈入“下半场”,城市发展的核心命题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
罗湖区被视为深圳新政出台的最大受益区域,“学区房”更是成为了新政后的罗湖楼市“香饽饽”。
来自宁波市房产市场管理中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宁波一二手房成交量已连续两周上涨,新房市场成交量环比上升18%,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上升13%。
10月15日,杭州成功出让一宗滨江区浦沿单元宅地,收金12.64亿元。
其中未动工112.7公顷(1690.5亩),已动工未竣工547.09公顷(8206.35亩)。
北京土地市场再现久违的火爆竞拍场景,朝阳区太阳宫地块引发房企激烈争夺。
在大多数房企谨慎投资的市场环境下,一批资金雄厚的实力派企业正逆势向上,成为土地市场最活跃的“买家”。
10月10日,广州迎来2宗白云区宅地出让,总建设用地面积43473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137405平方米,总起始价18.87亿元。
10月9日,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788号二期地块溢价成交,经过7轮竞价,由广州中海盛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海)9.2亿元斩获,成交楼面价15285元/平方米,溢价率6.98%。
“十四五”期间,金融监管总局牵头组建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贷款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有力保障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这是福建省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国企收购存量已建成未销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获批的首笔再贷款,为全省同类项目落地提供了关键示范。
美国政要发表一些跟汇率有关的言论,希望借此影响国际外汇市场的运行方向,引导美元汇率走势。
消费者对快速配送的需求推高了工业地产的吸纳量,尤其是配送链条末端的小型配送中心。分析显示华盛顿工业地产最大有可能因快速配送的迅猛发展而获益。
房产税对整体房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东地产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东地产》”)了解到,房产税的征收由来已久,在全世界内,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房产税征收制度已经基本成熟。
为何澳洲房产对中国投资者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澳洲地产业内人士分析:首先,澳洲的低失业率、低利息率、低通货膨胀率、低空置率,给首次置业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租房比买房贵现在是悉尼的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只要首付够了,很多年轻人也纷纷开始步入市场。
一天7名高管职务调整,同时宣布设立AI子公司,这家集成吊顶老牌企业试图用一场自我革命回应市场挑战。
9月20日,城市更新优采创新技术联盟筹备会落地北京建工五建集团,本次筹备会以“技术赋能更新,协作共创未来”为核心,共同探索城市更新的新路径、新技术、新模式。
9月17日,2025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测评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五届房地产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9月17日,2025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测评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五届房地产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9月17日,2025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测评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五届房地产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9月17日,2025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测评成果发布会暨第十五届房地产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