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观察|98岁新加坡首富离世!一年前还千里返乡叹惜“立邦漆”创始人的榕树式传承
“立邦”品牌创始人吴清亮的一生商业传奇结束了。起点极低、白手起家的吴清亮,在成长、创业与传承中,一直都与乡土情怀紧密相连。他始终心系故土,秉承慈善传家,就如家乡村头的古榕树一般,因为深深扎根,所以代代延续。
8月12日,吴德南控股集团创办人、“立邦”品牌创始人吴清亮去世,享年98岁。 吴氏家族发布声明称,吴清亮在新加坡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
今年5月发布的全球富豪榜上,吴清亮以130亿美元的身家,位列新加坡首富,在全球排182位。“立邦漆”家喻户晓,但吴清亮为人低调,很多人对这一个名字都很陌生。他的低调甚至让《福布斯》在统计富豪榜时把他遗漏了,直到2013年才首次登上《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成为当年榜单上的“新面孔”。
吴清亮的一生充满传奇,但他始终不忘根脉,情系桑梓,为家乡累计捐资超1亿元人民币。吴清亮的成长、创业与传承,一直都与乡土情怀紧密相连,这或许也是其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之所在。就如榕树一样,百年生长需要根系强大,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乡土之根以及滋生出的优良家风,是财富传承绵延三代的关键所在。
吴清亮1927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潮汕多出富商巨贾,李嘉诚、马化腾、谢国民、黄光裕等海内外知名富豪,祖籍皆出于这一地区。相比之下,同是潮汕籍巨商的吴清亮,可以称得上真正的白手起家,起点最低。
像很多潮汕人一样,吴清亮的父亲吴松昌也离开家乡,下南洋在新加坡做码头工人谋生。当时通讯和交通都不那么通畅,吴松昌八个月音讯全无,母亲李秀英就带着吴清亮的两个姐姐,挺着八个多月的身孕,借了路费,搭上一艘货船前去新加坡去寻找丈夫。
来到新加坡两个月后,李秀英就生下了她的第三个孩子——吴清亮。一家五口挤在贫民窟的一间小房里。他的小学生涯是在端蒙学校度过的,这座老牌华校是由28位潮汕老乡捐资创办的义学,当时主要接纳出身贫寒的潮汕子弟,后来改为端蒙中学,直到1994年才关闭。1941年,吴清亮又进入了中正中学。这所学校是由“虎标万金油”创始人胡文虎等几位当时的东南亚大华商出资兴办的。
从吴清亮的求学经历中,就能看到他从小就受益于乡情互助,这也是他后来不遗余力地反哺家乡的原因。1941年,战火燃至新加坡,刚上中学的吴清亮被迫辍学。父亲将他送到马来西亚麻坡附近亲戚家的一个胶园割胶,兼做小商店学徒。不久后,他又回到了新加坡。
这时,已经辍学的吴清亮只得靠制作渔网谋生。攒下一些钱后,他和朋友一起创业做汽水厂,但由于缺乏经验,汽水厂只干了一年便倒闭了。吴清亮又回归了“打工人”身份——在汽水工厂对面一家杂货店老板的推荐下进入一家五金店,做起了油漆销售。在这次“打工”过程中,他摸到了一个赚钱的门道——二手油漆。过期或者开封用了一部分的油漆,价格非常便宜,但如果收集起来重新调配,分装,就能卖出高得多的价格。
二战后,在新加坡的英国军方开始低价拍卖战余物资,其中有一大批废旧油漆。吴清亮低价把这些废油漆收回来,打算加工成新油漆售卖。靠着一本化学词典,吴清亮自学技术,将各种溶剂、颜料和化学品混合,调制出了自己的产品。他把翻新的油漆命名为“鸽牌油漆”(Pigeon Paint),转卖给其他商家,逐步积累资本和客户资源。
1955年,吴清亮在新加坡开设了第一家油漆店。他的二手油漆生意越做越大,因此有了“臭漆王”的称号。吴清亮自然不甘心于此。这时候,又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来了。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国内公司开始纷纷启动国际化业务,“走出去”成为一种潮流。成立于1881年的日本漆公司(日涂控股前身)也在探索“走出去”的方法。但他们走了一条捷径,在本地找有实力的油漆商,合资建厂。同时,新加坡营商环境也在变化,开始面临进口涂料被加征一定的关税的问题,这使得吴清亮又一次动起了投资建厂的念头。
1962年,吴清亮与日涂控股合资成立立时集团。其中,吴清亮独自控股的吴德南集团,占据立时60%的股权,拥有绝对控制权,日涂控股持有剩下的40%的股份。此后,吴清亮以新加坡为核心,将立时集团迅速向周边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市场扩张,慢慢的变成为东南亚的涂料霸主。
此前,吴清亮的吴德南集团对母公司日漆控股持股比例一直低于5%,与总部职业经理人为主的管理层,井水不犯河水。但2006年,这种局面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年,日漆控股与吴清亮协商,希望在2010年底前将立时集团体系的11家合资公司(日方占股40%),转变为控股的子公司。作为交换,日方允许吴德南集团,将其在日漆控股的持股比例提升至10%。
此举明显是想让吴清亮家族出局,日涂控股的这番操作,正式挑起了股权争夺战。两年后,已经接班的吴清亮长子吴学人展开反击,增持日涂控股4%的股权。而作为一致行动人,吴德南集团成为日涂控股最大股东。
2012年,吴氏家族成立立时国际,计划作为进一步增持日漆控股股权的平台。此时,日方管理层还不情愿,随即启动“防止恶意收购程序”。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吴清亮出面调停,暂停了这轮收购。
2014年,双方再次达成合作协议,吴德南集团在日涂控股的持股比例提高至39%。作为交换,立邦系8家子公司将并入日涂控股。2018年,吴学人正式出任日漆控股董事长,而7人董事会也换届扩大到10人——6席由吴德南集团派出。
2020年8月,一个“双向收购”方案出炉:日漆控股100%控股拿下吴德南集团旗下的立时集团,而吴德南集团则通过定增,将持有的日漆控股的股权提升到绝对多数的58.69%。有日本媒体如此评价双方的协议—— “这实际上就是‘窃取’了日涂控股。”
通过股权交换,吴清亮家族几乎不用支付什么费用,就获取了日涂控股的绝对控制权,并通过日涂控股,间接掌控了整个立邦系。93岁的吴清亮完成逆袭,真正登顶“亚洲漆王”。
在创业的过程中,吴清亮一直心系故土,他曾说:“在中国投资,是我们做过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197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吴清亮看好中国市场,次年与北京红狮涂料厂达成合作。随后,又与北京化工局合资成立北京华德金属包装有限公司。
1990年,中国跟新加坡建立邦交。这让吴清亮感到无比的振奋。据说,当时吴清亮看到 “建立邦交”四个字便为自己的油漆品牌起名“立邦”。这里的“立”是指“立时”,“邦”是为了纪念中国与新加坡建立邦交关系。同年,立时集团开始筹划进入中国。1992年,立时集团在中国注册成立第一家公司,成为较早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
当时,中国的市场尚没有接受涂料的概念。吴清亮曾回忆:“我回到潮州老家时,发现许多地方都是用白水泥、白石灰来涂墙的。”但他也坚信:“中国市场太大了,绝不会让我失望。”此后,吴清亮变卖了东南亚的几家分公司,将资金不断注入中国市场。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刚接班的吴学人面临首场大考。他果断收缩欧洲非核心业务,将现金流集中在亚洲市场,使集团当年利润率保持在9.3%。2014年,他押注中国市场,在苏州建立最大海外生产基地,推动立邦在华市占率从12%跃升至22%。
2018年,吴学人以吴德南集团负责人的身份,正式跻身于立邦涂料的董事会,也代表着吴清亮家族在加速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布局。2020年疫情冲击下,这位二代掌门人启动双轨转型:投资3亿新元升级数字化营销系统,同时扩大工业涂料产能。财报显示,其工业板块收入逆势增长17%,完美对冲民用市场12%的下滑。
截至目前,立邦已在中国大陆投资建设超74个生产基地,拥有1.1万余名员工。2024年,立邦中国出售的收益达258.4亿元,为国内涂料综合第一品牌。吴清亮在自传《清亮人生》中写道:“我有中国血统,又从小接受中文教育,我骨子里是个中国人!”
吴氏家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搭建了精密的财富架构。通过新加坡家族信托持有吴德南集团62%股权,配合开曼离岸信托管理海外资产,既规避了新加坡17%的遗产税,又确保控制权不分散。
吴清亮很注重社会资本积累。他以个人名义设立教育基金,累计捐赠超2亿新元。他曾说,活到他这个年纪,是想该怎样花钱的时候了。他曾患癌,后致力于推动医学研究,尤其是癌症治疗,并持续支持教育、科研事业。这种“商业+慈善”的双轨模式,使家族在2025年福布斯亚洲慈善榜位列前五。
吴清亮的故里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是潮州有名的侨乡。村里旅居海外的侨胞有2000多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甚至有“国内一个大吴,海外一个大吴”的说法。很多侨胞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吴清亮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位。
改革开放以来,吴清亮遵循母亲遗训“毋忘家国之情,发达之日,对大吴应有援乡之建”。1979年,吴清亮第一次回大吴村探亲,到学校看望师生,发现大家仍在破旧的祠堂上课,当即委托村干部筹划设计的具体方案,他愿意捐赠校舍,第二年就建设了大吴小学。
吴清亮几十年间曾往返大吴村数十次,与乡亲们共商家乡建设,并以父亲吴松昌和母亲李秀英之名进行公益捐赠。1980年,他捐资建立大吴村第一所幼儿园,此后又先后捐建松昌中学、松昌小学(后更名为松昌实验学校)、秀英医院(后更名为浮洋中心卫生院)等。
2024年6月,97岁高龄的吴清亮在家人的陪同下最后一次回到大吴村,看到已废弃的松昌幼儿园旧校舍,决定将这里改造成村里的活动中心。6个月后,“大吴会客厅”落成。会客厅以村头的一棵大榕树为中心进行布局,设置茶书院、兴趣教室、手工作坊、运动场等,还有潮戏剧场、特色市集等创新空间,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吴清亮育有三名子女,即长子吴学人、次子吴俊人与女儿吴婕人,另有八名孙辈及一名曾孙。女儿吴婕人曾在“大吴会客厅”落成启用仪式上说:“时间在变,空间在变,但我们对家乡的心意从未改变!”吴学人追忆父亲时说:“我的父亲是仁慈与力量的灯塔。他教诲我们心怀怜悯、保持谦逊地生活。能有他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实属幸事。”
吴清亮晚年喜欢与儿孙们在一起,爱好游艇船只、钓鱼、美食和旅行。他喜欢出海,没到过的国家屈指可数。吴清亮有一艘没有10多个水手就出不了海的大游艇——白兔2号,它曾把他带到佛罗里达、加勒比海、非洲、地中海等地。
在大吴村,有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养其根而俟其实,饮其流者怀起源。”说的就是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吴清亮的家族传承就如大吴村村头的古榕树一般,因为深深扎根,所以代代延续。
惠裕全球家族智库(FOTT)是国内面向本土家族办公室提供专业服务的咨询机构,致力于帮助家族办公室建立和完善FO运营能力,打造FO数字化服务优选平台,出版行业垂直媒体《家族办公室》杂志,调研发布行业研究报告,运营家族办公室圈层会员,评选中国家族管理领袖TOP50奖项等。
本公众号以行业垂直媒体《家族办公室》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44-1563/F)内容为依托,定位于有腔调的行业敦促者,面向家族、SFO、MFO、金融机构等高端财富人群。
免责声明: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交易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观点只来源于受访者的看法,不代表惠裕的立场。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微信涉及的内容信息进行投资等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新媒体:搜狐号、雪球号、知乎号、新浪微博、头条号、企鹅号、网易号、百家号、qq视频、Apple Podcasts、小红书、喜马拉雅、微信视频号、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