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终止合同有哪几种情形
2.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开始领取养老金,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3.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劳动者主体资格消灭,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终止。
5.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企业决定提前解散:单位失去合法经营资格,劳动合同终止。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
此外,劳动合同期满,但存在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情形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情形消失时终止。这些情形包括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等。
第一,审查通知合法性。确认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理由是不是满足《劳动合同法》规定。若属违法终止,如在医疗期、孕期等法定不得终止情形下终止,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主张赔偿金。
第二,核对补偿或赔偿。若企业依法终止合同,应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若违法终止,需支付双倍赔偿金。计算工资时,要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第三,办理工作交接。按企业要求做工作交接,这既是劳动者的义务,也关系到能否顺利拿到经济补偿。完成交接后,要求企业出具离职证明。
第四,协商解决纠纷。若对终止通知有异议,可先与企业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可以一年一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能选择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一年一签属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约定劳动合同存续时间为一年。
不过,若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不存在法定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再次续订时,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年一签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有利弊。对用人单位而言,可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灵活调整用工,降低用工风险;对劳动者来说,工作稳定性相比来说较低。但无论签订何种期限合同,双方都需遵守劳动法律和法规,保障各自合法权益。



